[ 談戀愛前,先談錢 ] 為什麼與伴侶間的財物共識很重要?

 

女友人之前拒絕了某位對她有好感的相親男士,介紹人說男方可靠、顧家,家在本地也不需要買房,工作穩定也沒什麼壓力。
兩人第一次見面吃飯時,他展現出了務實節儉的好習慣,比如把紙巾撕成兩半一人用半張,飯後把沒吃完的菜打包帶走。

但後來女友人覺得男方過分節儉。聊起平時晚飯怎麼解決,男方說吃點剩菜剩飯,或者找家便宜館子應付一下;聊起假期去哪兒旅行,男方說寧願宅在家裡,也不出門花錢買罪受;聊起上映中好看的電影,男方說等保護期過了,再去網上找免費片源來看。

她聽完沒有再說自己會定期看話劇或聽音樂會,來犒賞自己的辛苦,只是好奇地問男方攢錢有什麼計畫。男方也說不上來,覺得既然不能開源,那就只能節流,再說將來花錢的地方還多著,萬一生大病或出什麼意外呢?
女友人認定與男方沒戲。


 

她想不通男方工作好而且沒負擔,為什麼捨不得花點錢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上?再說年紀輕輕的大好青年,憑什麼就認定生活不能開源只能節流?這樣的男人要

麼是內心沒有憧憬和期待,安於現狀,得過且過,生活注定蒼白無趣;要麼是不夠愛自己,而連自己身心都照顧不好的人,也不大可能會好好愛別人;要麼是對將來沒信心,寧願為明天生病或意外存錢,也不願健康快樂地過好當下。
在她看來,包含賺錢觀、消費觀和理財觀的金錢觀裡,濃縮著一個人的過往經歷、家庭影響、三觀形態、生活態度和未來發展。
和金錢觀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相處,不是一般的累。


 

幾年前的家庭聚會上,新婚不久的堂姊告誡眾姊妹:結婚前,一定要找個跟自己金錢觀合拍的人。
我當時就很納悶,他倆那麼有錢,能有什麼矛盾? 堂姊說,姊夫平日裡摳門兒又嘮叨,堂姊買點貴的東西,姊夫都要說:「東西不值這個價,你看你又被騙了,廣告你還當真啊?你們女人的錢真好賺⋯⋯」愛美的堂姊說,有次買了套很貴的護膚品,晚上擦臉時再次被姊夫念叨,她按捺不住生氣地說道:「我自己賺的錢,你管不著。」結果兩人吵翻天。以後她每次用那套護膚品時,總能想到姊夫的嘮叨。


 

 

婚戀中,太多爭執和冷戰都是由錢的問題折射或散射出來的。

我身邊有對小夫妻互指對方敗家,女方覺得男方買昂貴遊戲設備浪費錢,男方說女方買衣服不穿才是浪費;我見過夫妻過年給雙方父母包紅包,兩個人都孝心與私心同時大爆發,給自己父母就多包,給對方的爸媽就少包;我聽說阿姨怕她老公有錢就變壞,於是掌握了家裡的財政大權,每天只給叔叔很少的


零用錢,還整天疑神疑鬼;我認識的一個未婚男打算在澳洲購置房產前,打聽各種相關政策,不想女友分享他的婚前財產,總怕女友圖他的錢。
談錢傷感情,都是因為錢讓人看到了對方的自私、猜忌、貪婪。最好在交友和擇偶時就擦亮眼睛,金錢觀不同,就不必強融。


 

美國財務顧問巴瑪夫婦寫的《幸福的婚姻要認真談錢》一書中,把人劃分為五種金錢人格,分別是儉省者、揮金如土者、甘冒風險者、追求安全者和逐水草而居者,每種金錢人格都有利有弊。財務穩妥又安全的儉省者,可能會因為太過節省而錯過許多當下的快樂,顯得小氣;大方慷慨顯風采的揮金如土者,

可能會月初衝動購物,月底就因「月光」而閉關「吃土」;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甘冒風險者,則可能一夜暴富或傾家蕩產,讓人太沒有安全感;內心住著精算師的追求安全者,每次都直奔目標的消費,會錯失路上的風景;任性亂花錢的逐水草而居者,可能會因缺乏規畫而陷入被動,且不去承擔自己的責任。

能和金錢觀合拍的朋友或伴侶在一起就很舒服。那麼,如何篩選並磨合出合拍的金錢觀呢?



 

1.朋友層面的粗篩

有兩個「死項」:一種是不講信用,見錢眼開、見利忘義,甚至借了錢之後玩消失;另一種是雙重標準,認為自己賺錢辛苦,而別人的錢像是大風刮來的。


2.戀人層面的磨合

有兩點參考:一是相親的情況,盡量別找金錢觀迥異的。學會有技巧地談錢,別赤裸裸地問車、問房,也別異想天開地問中獎一千萬怎麼花,打聽對方捨得花錢的領域和尺度更有建設性。二是自由戀愛中,判斷兩人偏向哪種金錢人格,尊重對方的金錢觀,分析金錢觀不合的深層原因,弄清兩人是否合適,爭取做到「大方向有共識,細節可有出入」的金錢觀合拍。
 

3.夫妻層面的溝通

有兩點建議:一是兩人共同提升賺錢能力,一起存錢和花錢,雙方有自由花錢的空間,互相尊重,求同存異,對雙方及其家人要一碗水端平;二是有高情商的溝通模式,收支有商量,不給對方貼摳門兒或敗家的標籤,談錢時注意語氣和說法,即使一人投資失敗,另一人也要克制情緒。
 

總之,好好篩選,好好磨合,好好溝通,金錢觀越合拍的人,相處起來越舒適。



 
喜歡嗎?我們幫你約